4月14日,中國銀聯發布《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報告(2017)》。作為國內銀行卡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的權威報告,《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報告》自2003年首次發布以來已連續出版15載。報告以銀聯網絡轉接清算數據為基礎,結合當前產業形勢和行業熱點,從境內外銀行卡市場、移動互聯網支付、產品與技術創新等多個視角,進行持續跟蹤和分析,為政府和產業各方提供決策參考。
回顧2016年,在全球經濟增長和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宏觀背景下,中國銀行卡產業繼續穩步發展,各類支付應用不斷創新并漸次普及,行業監管規范趨嚴,市場競爭程度加劇,移動互聯網成為產業競合的焦點,自主支付技術發展與標準輸出不斷取得突破。展望2017年,監管從嚴和市場競爭加劇的雙重作用將促使支付行業主體生變,農村市場、跨境市場以及前沿支付技術將成為各類支付機構的關鍵布局點。
銀行卡產業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報告顯示,2016年銀聯網絡轉接交易金額72.9萬億元,占全球銀行卡清算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同時,銀行卡發卡和受理規模進一步擴大,銀聯卡全球發行累計超過60億張,銀聯卡全球受理網絡已延伸到160個國家和地區,覆蓋逾4000萬家商戶和超220萬臺ATM,用卡增值服務不斷豐富。
其中,境內非接受理環境顯著改善,促進了“銀聯云閃付”中金融IC卡、各類手機 Pay等基于NFC技術的支付產品迅速應用。銀聯卡小額免密免簽業務的推出又進一步促進了非接受理環境的提升。
賬戶變革與移動支付激發產業生態競合
個人銀行賬戶的分類管理激發了商業銀行的支付創新活力,擁有非銀行支付機構牌照的互聯網金融機構積極加大與商業銀行II、III類賬戶的合作范圍,跨界合作的良性產業生態不斷演進,激發更多支付產品和業務模式創新。
隨著監管政策明朗,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共同啟動掃碼支付業務,“銀聯云閃付”內涵更加豐富,NFC和二維碼并存的移動支付格局初步形成。可受理多種支付方式的“聚合支付”產品不斷涌現,各種受理設備也隨之向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升級,商戶端的市場競爭將從提供多種受理方式向深層次服務轉移。
規范發展與頂層設計對行業格局影響深遠
為規范行業發展秩序,人民銀行繼續加大支付牌照監管力度,至2016年底持有牌照的非銀行支付機構減少至255家。銀行卡定價調整新規的落實和監管機構對非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賬戶的嚴格管理,將促使支付行業進一步整合。
2017年,監管機構在促進銀行卡產業創新的同時,我國銀行卡產業將面臨更嚴格的監管環境。各類新興支付方式引發的風險事件不斷增多,對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和對創新業務的風險防范將成為監管機構的關注重點。隨著人民銀行牽頭成立的線上支付統一清算平臺投入運行,支付賬戶與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跨行資金清算將進一步規范。
潛力市場和前沿技術將成布局關鍵點
相比信息化程度和銀行卡滲透率較高的一二線城市,農村電商、農村互聯網金融等領域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預計產業相關方對農村市場的投入力度會進一步加大,前期的布局也將帶來業務規模的實質性擴大和多種模式的深化發展。受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費升級帶動,更多支付機構開始布局國際市場。銀聯網絡不斷延伸的同時,“優計劃”營銷平臺成為銀聯攜手產業相關方打造跨境服務商圈的重要載體。
技術領域,隨著信息交互和生物識別技術的日漸成熟,產業各方紛紛進行前端支付產品創新,提升用戶消費體驗。另一方面,產業各方也在積極布局云計算、區塊鏈、虛擬現實、物聯網等前沿技術,通過提前掌握創新技術提供差異化支付服務。
國產芯片和金融技術對外輸出加快
報告顯示,2016年,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國產芯片和國產密碼算法應用進一步推進并取得有效進展。我國國產芯片的研發、設計和制造水平已接近國際主流芯片同等水平,國內主流終端廠商均具備優先使用國產密碼算法受理金融IC卡的能力。中國銀聯聯合金融機構先后實施了兩批金融領域安全IC卡和密碼應用項目,項目累計發行SM算法IC卡超過2500萬張,全國累計超387.3萬臺POS支持國產密碼算法,參與第二批國產密碼應用專項的單位累計發行SM算法網銀設備近3800萬臺。并且,中國銀聯與亞洲支付聯盟7家會員機構達成芯片卡標準授權合作,我國金融技術標準的對外輸出步伐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