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中國銀聯2018技術沙龍在北京舉行。本次沙龍以“開放賦能,智創未來”為主題。中國銀聯攜手合作伙伴共同亮相,分享展示在人工智能、生物識別、區塊鏈、AR/VR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討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場景和落地方案。
此次技術沙龍首先介紹了銀聯技術開放平臺。該平臺是基于銀聯先進的支付技術,為機構、服務商和廣大開發者提供支付產品分享和數據對接的開放式平臺。中國銀聯借力該平臺向支付產業輸出平臺與技術能力,探索支付產業的創新合作模式,并為合作伙伴提供創新孵化的陣地。
技術開放平臺通過開放API調用服務,提供標準的對外訪問接口,幫助合作伙伴自主研發的產品快速接入銀聯平臺和服務。目前已開放數據、風控、增值、支付、運營、云閃付等六方面的API供客戶選擇調用,開放數量超過100種。已開放的“火眼”、“天眼”等風險控制和反欺詐接口,已達到安全技術應用行業的領先水平,確保為銀聯用戶帶來安全可靠的支付體驗。
中國銀聯在此次沙龍中展示了人臉支付、VR支付等最新的金融科技創新研究和應用。銀聯人臉支付現可應用在自動售貨機、食堂、門禁、收款等場景。銀聯將整合升級店鋪內部布局視覺優化與支付技術的實際運用,打造極具真實感的虛擬現實空間,實現基于生物識別和計算機視覺的無密支付,提升消費者的支付體驗。
近年來,中國銀聯著力構建一個開放式平臺,與機構緊密聯動實現共贏。以智慧城市服務平臺為例,運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有效連接教育、物業、水、電、燃氣、交罰等收款單位,將繳費、代收、便民業務有效集中至城市服務平臺,并將平臺業務對外輸出至合作渠道,構建共享的城市服務生態系統。數據顯示,中國銀聯已接入收款單位1500多家,涉及水、電、燃氣、教育、稅務、社保、交罰等行業,接入合作渠道280多家,覆蓋30多個省份,300多個城市,為社會治理精準化和公共服務高效化做出重要貢獻。
京東等產業合作方也帶來了多項新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場景和落地方案。銀聯強調,始終把支付安全置于一切創新的首要考量,將不斷尋求便捷性與安全性之間的平衡點。